25-03-28 来源/作者:练市人民医院儿科
在儿科门诊经常会遇到家长来问,孩子是不是发育了,属不属于性早熟?确实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、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近年儿童性早熟发病率明显上升,据统计,我国儿童性早熟发生率约1%-3%,女孩明显高于男孩,约为4:1。
那么,我们先来认识什么是性早熟。性早熟在医学上的定义是指女孩在7.5岁前、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,或者女孩在10岁前月经初潮。具体表现为:女孩主要表现为乳房的增大、阴毛出现、月经初潮。男孩则是睾丸和阴茎的增大、阴毛出现、变声。
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岁前出现身高增长加速,往往是性早熟的一个信号。对此家长不能盲目乐观。
二、哪些原因会引起性早熟:
影响儿童性早熟的因素很多,如:遗传、营养、环境因素、社会及疾病因素。
1. 遗传因素:有早熟家族史的孩子易早熟。
2. 饮食习惯:家长因担心孩子营养不足,目前存在“先天不足后天补”,“拔苗助长”式喂养误区,摄入过多的动物蛋白、脂肪,滥用儿童保健品、营养品等。
3. 家庭因素:家庭中父母关系紧张、遭遇变故的女孩,更容易出现性早熟。
4. 环境因素:信息时代,各种电子产品泛滥,使孩子随时随地接受到各种各样的“新信息”、“新知识”;一些含有类激素物质的工业废物污染环境,这些共同促进了孩子性激素的分泌,引起性早熟。长时间的人照光源照射:开着小夜灯睡觉等,使褪黑素分泌减少,平时受到褪黑素抑制的促性腺激素提前分泌,引起性早熟。
5. 其他因素:儿童误食避孕药、使用成人化妆品、护肤品,而产生外源性早熟。
三、性早熟对孩子有哪些影响呢? 1. 身高受影响:性早熟易导致骨骼成熟加速,长骨骨骺提前闭合,导致最终身高低于遗传潜力。
2. 社会心理行为的影响:由于第二性征过早出现,孩子出现内向自卑、焦虑、不愿交往、恐惧等心理问题,影响个体的行为、学习和社会交往。家长的焦虑情绪反过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。
四、那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性早熟:
1.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避免肥胖,减少接触含激素的食品和用品。
2.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:定期测量身高、体重,观察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。
3.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:与孩子沟通,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身体的变化。
4.一旦发现孩子性早熟的迹象,应及时就医,明确病因,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孩子性早熟不是洪水猛兽,不能过度焦虑,也不能讳疾忌医,以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。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干预。